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中心

沉船事故中幸存者等5类人需进行心理疏导
2018-03-26   阅读:823次  点击下载

中国网6月9日讯(记者 张艳玲)发生在6月1日晚的“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截至6月8日上午,已致434人遇难,8人失踪,生还14人。沉船事故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造成巨大心理伤害,对民众也造成心理恐慌。湖北宜昌资深心理咨询师黄庆武认为,应给予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救援人员、志愿者等5类人进行心理疏导及培训。心理师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避免“好心说错话”,造成二次心理伤害。

沉船事故发生一周有余,现在,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关怀是值得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黄庆武告诉中国网记者,灾难中劫后余生的人在心理上承受着超乎想象的沉重压力,极易造成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简称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引起的一系列病态)。

黄庆武建议,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侯群的反应特征,组织具有心理工作从业资质、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心理咨询师介入,视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的不同心理状况分别给予不同形式的心理关怀。对于受难者的心理重建,圆满处理善后事宜,乃至灾害后的社会心理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心理关怀很简单,就是能让他们释放出不良情绪。关怀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最主要的原则是: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心境,并给予共情性的陪伴、关怀、回应与照顾。”黄庆武说。

黄庆武说,失去亲人的心理打击是沉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么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逝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

“在面临亲人突然之间死亡的事实时,哀恸者通常会先感觉到震惊,并且难以置信,甚至会暂时陷入麻木的状态。接下来难过、悲伤的情绪会一涌而出,哀恸者在这个时候会开始哭泣,并陷入极度悲伤的情境。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日子里,哀恸者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持续的情绪低落、毫无食欲、无法集中精神、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等等类似忧郁的状态。” 黄庆武说。

黄庆武说:“哀恸者的悲伤一方面是因为重大失落后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也参杂了当哀恸者在想到亲人不幸的悲惨命运的哀伤,以及在想到当亲人在意外惨死的过程中所经历到的极度惊恐害怕的痛苦感受,因而感到痛苦与不忍。”

作为陪伴者,在看到哀恸者沉陷于悲痛情绪中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对哀恸者有所帮助,又有哪些做法是比较不恰当或没有帮助的呢?

黄庆武建议,不要让当事人堕入回忆创伤经验中,重新创伤;不要给当事人创造不现实的期望;不要说教;不要自己代替了当事人的创伤。要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你可以帮他们还原更完整的事实。受害者描述的事实,通常是部分的事实,主要是痛苦的部分。在肯定他们描述的事实上,让他们看到更加完整的事实。

“要允许受创伤的人去表达自己的情绪。逃出大难的人,一方面可能庆幸自己获救;却有可能因为旁人没能活下来,自己很内疚。两方面的感觉,虽然很矛盾,但要允许他们表达。” 黄庆武对记者说。

此外,当一个人陷入极端的哀伤时,他(她)的难过、哭泣是不可避免,不应该去压抑。其实,这时候“共情”地去聆听哀恸者诉说他伤心欲绝的心情、难过痛苦的回忆,或是内心的遗憾与歉疚感等等,才是协助哀恸者走过悲恸过程的重要开始。

而所谓的“共情性”的陪伴,可以是陪着他默默的哭泣、陪着他去对老天的残酷无情表达愤怒与抗议、陪着他去谈内心的痛苦与遗憾等感受、陪着他去说出内心的自责与对死者的歉疚感、或给予他真诚拥抱安慰等,也可以是当哀恸者表示想一个人静静哀思时,陪伴者默默的陪在一旁等等。当我们能够去接触哀恸者当时内心的感受时,往往我们就能做出“共情性”的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刻,陪伴者并没有办法去减少哀恸者内心沉重的悲恸,但当我们能够去接触到哀恸者内心最深层的哀伤与痛苦时,这样的陪伴、支持与安慰能够让我们与哀恸者的痛苦、绝望的心灵产生一种“情感联结”,而这样的情感联结对于哀恸者来说,虽然不能减轻其悲恸的心情,却能陪着他去承受、去经历、去走过这段最不堪的生命历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哀恸者的忧伤会逐渐平复,生活和人际交往也会渐渐恢复正常。

黄庆武说,我们除了给予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心理关怀外,还应对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官兵和相关人员给予心理疏导,他们直接面对死难者,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另外,对志愿者应给予心理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工作方法和技巧,能够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安慰幸存者及死难者家属,避免“好心说错话”,带来次生心理伤害。最后,针对沉船事故对普通民众可能会产生的恐惧、忧虑等情绪,可通过普及灾后心理调整常识等方式消除沉船事故带来的负面情绪。

(原标题:心理专家:沉船事故中幸存者等5类人需进行心理疏导)